2024-09-30 10:56:29 來源:新華網(wǎng) 作者:崇海林
南開大學,這所百年學府,始終堅守立德樹人的初心,不僅構建了獨具南開特色的“公能”素質教育體系,更在傳承“知中國、服務中國”的辦學傳統(tǒng)上,創(chuàng)新推出了師生“同學、同研、同講、同行”的實踐育人模式。這一模式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緊密融合,實現(xiàn)了教師思政與學生思政的貫通銜接,激勵學生將個人的小我融入到國家的大我之中。
行走的思政課,如春風化雨,滋養(yǎng)著青年們的愛國情懷。南開學子,以行動為筆,以實踐為墨,書寫著青春的華章。南開師生的實踐熱情貫穿全年,寒暑假期間更是他們實踐的集中時期。從專業(yè)教師到管理干部,從輔導員到校院黨政領導,都紛紛投身其中,以身作則,為學生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而學生們更是全覆蓋參與,本科生四年間至少要參加一次出行的社會實踐,這已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會實踐涵蓋了科研、調研、支教等各個方面。師生們走出校園,深入基層,親身感受祖國的巨大變化和發(fā)展成就,他們用心去觀察,用情去體驗,用實際行動去踐行對祖國的熱愛和承諾。

在福建省連城縣新泉鎮(zhèn),劉一博給學生們講課并一同討論
從江西瑞金的紅軍烈士紀念塔,到湖南桂東的第一軍規(guī)廣場,再到尋訪老紅軍……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劉一博帶著學生重走長征路,追尋紅色記憶,用青春的腳步丈量著祖國的山河,用心靈的觸動感受著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自2012年起,劉一博已連續(xù)12年帶領學生赴江西蘇區(qū)開展“青蓮紫愛上蘇區(qū)紅”主題社會實踐。
劉一博深有感觸地說:“思政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在廣闊的祖國大地上尋找思政課上問題的‘答案’,用這些‘答案’真正觸動他們的內(nèi)心,從而去踐行愛國之情,才是重中之重?!?/span>
在南開大學,不僅僅有堅持了十多年的“師生同行”蘇區(qū)實踐。師生們還深入農(nóng)村、社區(qū)、工廠中,將廣袤的祖國大地作為最優(yōu)的試驗田,將迫切需要解決的科研難題帶到實踐中去試驗,在社會大課堂中經(jīng)風雨、受教育、長才干。
南開大學在25個省份建立了90余個中國式現(xiàn)代化鄉(xiāng)村工作站,依托專業(yè)優(yōu)勢設計開展實踐項目,為解決鄉(xiāng)村振興中的痛點堵點問題提供了“南開方案”,也為學生們提供了“思政課堂”。學校青馬班連續(xù)多年暑期扎根南開大學對口幫扶的甘肅省莊浪縣,深入農(nóng)戶調研,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和駐村第一書記共同開展工作,真正在實踐中成長鍛煉。
同時,學校還創(chuàng)新性開展了“同題共答”的“雙百”行動,引導師生帶著問題去實踐。來自27個學院的100多支團隊在暑假以短視頻的形式,記錄實踐中所思所得,用“學生參與的100個視頻”,回答思政課堂上“學生關心的100個問題”,形成“學生提問—師生共答—反哺課堂”的教育教學完整流程,讓思政課與現(xiàn)實緊密結合、與實踐充分互動、與時代同頻共振。
據(jù)統(tǒng)計,近五年來,南開大學累計支持50000余人次師生組成12000余支“師生四同”實踐團隊開展實踐活動。在剛剛過去的暑假里,就有536支隊伍,近4500名師生奔赴全國各地參與社會實踐。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南開人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著青春力量。
行走的思政課,讓青年學子在實踐中成長,在成長中奉獻。南開大學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為青年學子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豐富的資源,更讓他們在實踐中深刻領悟到愛國的真諦和奮斗的意義。
編輯:楊文博